公众号描述
(声明: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,为了保护患者隐私,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)
【基本信息】男性,55岁
【疾病类型】亚急性心肌梗死
【治疗医院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【治疗方案】静脉输入二丁酰环磷腺苷+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、阿司匹林肠溶片、阿托伐他汀钙片。
【治疗周期】住院3天,长期随访
【治疗效果】患者症状明显好转,未再出现胸痛发作。
我接诊过这样一位比较典型的患者,患者是一位55岁的中年男性,平素工作应酬比较多,抽烟喝酒样样精通。半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前区不适症状,患者描述当时位置就是在左胸部,有一种压迫感,并且疼痛放射到左臂内侧,疼痛持续了1个小时都没有缓解,还伴有心悸、大汗的表现。就诊于当地医院,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 ,当时给予了溶栓、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。病情好转了之后就出院继续口服药物治疗。
患者最近工作应酬减少了,但是入院前一天有发作一次轻微的胸痛,妻子很关心他的健康状况,来到我们医院就诊,希望进行系统的治疗。
入院后为了明确病情,首先给患者做了一个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,结果显示:窦性心律,V2、V3、V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,VS导联T波倒置。给患者完善体格检查,心脏视诊、触诊、听诊、叩诊均未见到明显异常体征。
完善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肾功能等检查未发现异常。BNP结果为541.70 pg/ml,高敏心肌钙蛋白I为191 pg/ml,这两项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值,其中BNP反应了患者存在心功能异常,心脏衰竭的可能。高敏心肌钙蛋白提示与心肌梗死有关。
由于患者半个月前曾有过心肌梗死,可以通过心脏彩超进行追溯诊断,也可以观察患者心脏机构及功能有无异常,于是给患者进行了心脏超声检查,结果显示:左室前壁运动幅度减低,其余室壁运动幅度代偿不良,二三尖瓣少量返流,左心功能减低。其中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,这也验证了之前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。心肌梗死后由于部分心肌细胞死亡,心肌被纤维瘢痕组织代替,造成了室壁运动不良。
综合以上的各项检查结果及病史、症状,考虑这位患者亚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诊断明确。接下来就是给患者制定治疗方案,给予患者静脉输入二丁酰环磷腺苷,改善细胞能量代谢,促进神经再生、血管扩张,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态。同时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血管、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、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定斑块。住院治疗3天后,患者出院,出院时患者精神状况良好,胸痛没有再发作,嘱咐患者出院注意事项。
1、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猝死风险较大,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进行治疗,不可随意增减药量,要按时、按量正确服药。
2、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诱发心衰。
3、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感,如果出现胃痛、黑便等症状,要及时反馈给医生。
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,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再出现心前区疼痛症状,也没有出现乏力、心慌、大汗等症状,总体来讲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心肌梗死虽然是急性发作的心肌损伤,但是冠心病作为基础疾病的治疗却需要很长的疗程,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服药,还需要定期去心内科复诊,根据随访结果调整药物,预防心梗复发。
1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低盐、低脂饮食,避免进食辛辣、刺激性的饮食。
2、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常,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会诱发心梗,如果存在便秘的情况,可以服用促进大便排出的药物。
3、日常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,但是注意不能进行激烈的运动。
随着国家进步,医学科普的不断普及,心梗也成为了老百姓挂在嘴边的常见病,大家都知道心梗的危害很大,容易导致猝死,所以出现心前区不适症状的时候能够比较早的发现并进行治疗。
亚急性心肌梗死,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,通常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数周至数月之内发作。这位患者的症状比较典型,在入我们医院治疗前的半个月,患者首次发现急性心肌梗死,经过溶栓、溶栓、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。发病后的14天再次出现轻微的胸痛,虽然疼痛比以前要轻很多,但是可以诊断为亚急性心肌梗死。
亚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区别不是很多,如果血管完全闭塞都需要首先进行再灌注治疗,恢复心肌供血。随后就是进行常规扩血管、降脂稳斑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抗凝等对症治疗。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治疗好转后还需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,预防心梗复发。患者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,患者和家属尽量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处理,为后续救治争取时间。
姓名:良宵
单位: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科室:心内科
职称:主治医师
第一次接受赞赏,亲,看着给啊
便民信息
更多推荐阅读